《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意见》解读
发布日期:2015-5-8   阅读次数:2639

    昨天,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意见》对未来几年南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做出了12项重点任务部署,明确将依托“一区两园”(含南京高新区、新港高新园、江宁高新园)打造众创空间,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部署: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依托“一区两园”

  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下阶段全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安排,要在全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省委、省政府也出台相关文件对全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把江苏从知识产权大省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省,把江苏建设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围绕国家和省相关部署,我市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将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南京高新区、新港高新园、江宁高新园,简称“一区两园”)创新发展为重点,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奋力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

  

    目标:2020年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独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科技服务业总收入力争在“十二五”末基础上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2000亿元和800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意见》明确到2020年,把南京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届时,全市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新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一区两园”等核心载体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建成一批一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任务:12项重点任务构筑南京“众创空间”

  任务一: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到2020年“一区两园”汇聚全市六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意见》提出,我市将围绕创新型产业,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一区两园”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60%以上。

  将加快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和“小升高”计划,通过“育苗造林”式培育,扶持小微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企业上市;鼓励传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委托研发、购买知识产权等途径,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

  任务二:

  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十三五”期间优化实施市科技创业人才“321计划”

  《意见》明确将进一步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以我市重点产业为导向,聚焦创业人才,优化实施市科技创业人才“321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引进一批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创业家,集聚一批高端顶尖人才。

  同时将改进人才评审、完善人才考评,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将优化完善《南京人才居住证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市创业创新的若干政策》,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社保、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等综合服务。

  任务三: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攀升

  我市将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攀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和“互联网+”发展战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支柱产业振兴,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具体将依托“六谷二十一园”,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任务四:

  全力打造“一区两园”

  使之成为南京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未来,我市将重点打造南京高新区、新港高新园、江宁高新园,使之成为南京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

  其中,南京高新区将形成生物医药、北斗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江北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新港高新园围绕新型显示、激光技术、固体照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1—2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江宁高新园以大学科教创新园为优势,在通信与网络、生命科学、智能电网及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

  任务五:

  着力构建“众创空间”

  提升孵化功能打造最优“创客栖息地”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我市下一步将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一区两园”将辐射带动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麒麟科技创新园、仙林科技城、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载体,采取市场化方式,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同时充分释放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人才集聚效应,着力提升孵化功能,打造最优“创客栖息地”。

  任务六: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改革科技创新评价机制、资金支持方式等

  我市将深入开展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首要改革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大市场评价技术成果的比重,建立以产品成果与市场实绩为主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其次将改革资金支持方式,改变以直接拨款为主的科技经费和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方式,建立以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券、风险补偿等金融手段支持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机制。此外还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推进国有科技创业企业股权和项目收益分红权激励试点等。

  任务七:

  完善创业创新政策体系

  继续鼓励高校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我市将推进实施《南京市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条例》,进一步提升特别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特区聚焦1—2个主导产业。鼓励企业与研发机构、高校及其他组织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校企联盟等;通过发放科技创新券等方式,对企业向高校院所、科技平台购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等进行补贴。同时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继续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由财政资金资助形成的知识产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归承担单位所有,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收益比例进一步提高。

  任务八:

  积极推动政策创新

  赋予“一区两园”市级经济、社会等行政管理权限

  《意见》提出,“一区两园”将积极试点国家、省赋予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政策,同时探索争取其他新政策。

  包括,认真落实国家推广中关村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股份转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扩大税前加计扣除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6条政策措施;着力推行中关村先行先试4条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最长不超过5年;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该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法人合伙人从该有限合伙创业投资企业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结转抵扣;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允许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5年内分期缴纳。同时,我市还将鼓励“一区两园”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其市级同等的经济、社会等行政管理权限。

  任务九:

  完善国际合作创新机制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

  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在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将高标准建设国际企业研发园,放大“全球(南京)研发峰会”效应,促进本市科技园区、企业与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鼓励企业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支持科技人员参加国际研发组织、承担国际科技项目;加大引进创新力度,继续引进500强企业、知名大学、研发机构等到南京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等。

  任务十: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服务和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液晶显示、智能电网、卫星导航、激光技术等重大平台载体,服务和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打造智能电网技术平台、特种膜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命科学技术平台、轨道交通技术中心、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平台、高精传动设备制造技术中心、新材料技术中心等一批开放高效、专业化水准高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机构,突破一批关键应用技术。

  任务十一:

  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一区两园”将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科技银行、保险、担保、创投等各类科技金融载体密切合作,着力打造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一区两园”将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积极与社会创投机构合作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放大投资效应,支持科技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优化科技投融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修订完善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

  任务十二:

  大力发展创业创新公共服务

  培育融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

  在精心培育科技要素交易市场方面,将大力培育融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加强股权、知识产权、债权等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管理,推进市域范围内各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等服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保障:我市将成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南京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我市示范区建设重大决策并统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人才管理队伍和创业创新载体领导班子建设,完善科创载体运营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去行政化、强专业化”进程,培养视野开阔、理念超前、专业高效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队伍。

  督查考核方面,也将进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区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突出科技创新相关指标权重,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节点任务。优化对各区、园区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建立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各区域的发展实际及错位发展的需求,突出特色,区别对待。

  此外,全市范围内还将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李佳政)